2020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8月6~7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2020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行业专家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走势,并部署了行业下半年育新机、开新局的重点工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后疫情时代石化行业应做好四项工作



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扎实推进,消费需求继续改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新冠疫情造成的需求缺口正逐渐修复,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指标完全变好,积极改善。充分展现出石油和化工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积极面对挑战的强大信念。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5.07万亿元,同比下降11.9%;行业利润1416亿元,同比下降58.8%;进出口总额30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8%。主体企业运行平稳。


今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4个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后疫情时期,我们石油和化工行业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调结构,育新机。如何破解石化行业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附加值低与行业的高端、差异化产品短缺的矛盾,需要我们行业继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从模仿向领跑水平迈进。


二是强企业,重园区。目前,世界一流的石油和化工跨国公司都来到了中国。企业不出国门面临的就是国际竞争。加快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石油和化工公司,这是我们全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共同使命。化工园区也正在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和工作亮点。


三是抓管理,降成本。如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破解效益下降的困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资金和成本管理为重点,在全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上,从严、从细、从实加强资金成本管理,特别是要紧紧抓住“降本增效”这个重要环节,紧紧抓住成本构成的“料”(原料成本)、“工”(人工成本)、“费”(财务费用成本)三个方面“斤斤计较”“点滴节约”,在“做大做强”和“做好做远”上破解经济效益的“短板”和“困局”。


四是保安全,重环保。保安全我想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个是安全生产,这是石化行业要常抓不懈的重要环节;另一个是要保证能源安全。全行业要重视环保工作,这是关系到我们石化行业长远发展的生存大计,要发展绿色化工产品,着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第三季度世界经济将强劲反弹


疫情将如何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世界经济将由此陷入长期衰退还是会在短暂收缩后步入复苏轨道,中国又将何去何从,都是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疫情下世界经济可以用“乱、糟、难、变”来形容,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据IMF最新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将衰退4.9%。我们预测,我国经历一季度负增长后,二季度将反弹,三四季度将恢复增长,全年经济有望增长3%左右,将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


受铁矿石、煤炭需求回升,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升温等因素提振,波罗的海指数近一个月大涨207%,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比2月10日反弹279%。


目前,国际油价反弹至暗时刻已过。6月8日,WTI原油一度突破40美元/桶关口,这是3月6日以来WTI原油首次站上40美元关口。6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声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将目前日均970万桶的原油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底。会议发表的声明表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将日均970万桶的原油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底;同时,5月和6月未能百分百完成减产配额的国家,将在7月至9月额外减产作为弥补。


石油市场正从3月份的价格冲击中复苏,第二季度全球平均每日供应比2020年第一季度急剧下降了600万桶,预计供需平衡将在第三季度收紧,世界石油需求将超过全球供应。


在布伦特原油突破40美元/桶,WTI原油也在每桶39~40美元附近徘徊的油价表现下,大部分美国页岩油企业及深水石油开采企业有望恢复盈利,页岩油生产商Parsley和EOG公告将恢复部分产量。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美欧等经济重启,世界经济2020年第三季度将强劲反弹,下半年会延续复苏趋势,2021年将呈恢复性增长。在整个复苏进程中,因各国政府刺激政策空前,全球经济短期将呈V型反弹,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和风险。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大伟:下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回稳复苏


今年疫情的蔓延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严重冲击。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也受到较大冲击,但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顺利推进复工复产;同时国内产业链条相对齐全,市场回稳复苏;我国大多数产业链均处于全球产业链重要地位,抗外部风险能力强等因素,经济贸易正在迅速恢复之中。


根据当前局势,在中长期发展中,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仍将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大,我国总量需求大,能够激发出巨大消费潜力;二是营商环境好,当前我国政府是企业政策创新,在各方面帮助企业减少成本;三是配套产业完善,我国工业体系完善,能够为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四是要素禀赋,我国劳动力素质显著提升,能够为经济竞争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2020年上半年主要石化产品对外贸易走势情况来看,石化类产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因此贸易额和贸易量走势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原油和天然气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十分剧烈,严重影响对外贸易规模。


据当前形势分析,下半年,预测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回稳复苏。我国化工类商品贸易量和贸易额增速差别将显著缩小;大多数商品类别进口和出口均将继续复苏。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被技术“卡脖子”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同时石化产业更多依赖国内需求,改性塑料、高端合成树脂等领域有望取得更多突破。我国在整体石化产业上的全球分工地位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促进石化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这就要立足国内需求,加强高端合成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进一步推进石化产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医药产业向原研药物制剂环节延伸,逐步提升在全球石化产品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黄韦达:汽车行业总体平稳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


从汽车产销情况来看,上半年汽车行业恢复好于预期。从细分车型情况来看,此次疫情对于居民大宗消费品需求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个人消费为主的乘用车上半年总体表现不如商用车,乘用车月销量直到5月份才呈现增长。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75.4万辆和7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4%。受老旧柴油货车报废更新、新基建和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复工等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恢复较快,1~6月产销分别完成235.9万辆和2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5%和8.6%,增速已率先实现由负转正。此外,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降幅总体高于行业,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虽然新能源汽车从3月份开始,产销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不如预期。最后,受国际疫情影响,1~6月汽车企业出口完成38.6万辆,同比下降20.9%。


下半年,汽车行业将受正反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伴随国家“六稳”“六保”相关措施的持续发力,经济大环境恢复将持续向好,国内经济活动也将加快复苏。此外,传统消费旺季到来、车展活动陆续召开,主流企业也将在下半年陆续集中发布具有较强产品力的新产品,叠加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助力,汽车市场消费将被进一步拉动。而另一方面,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海外市场需求还未恢复,国内出口依赖型企业也未完全脱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车消费市场。


总体来看,虽然上半年汽车市场受疫情冲击损失较大,但产业长期稳定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预计下半年国内汽车市场表现将延续二季度的恢复态势,总体平稳向好。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橡胶:上半年降幅收窄 下半年预期好于他国


今年上半年,橡胶行业运行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大幅度降低。工业产值、利润、利税、出口等都同比下降了近20%,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从3月开始逐月向好。二是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降低,而且降幅持续扩大,出口率同比仍未出现完全企稳迹象。三是行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更加显著。


下半年橡胶行业运行受世界疫情控制程度影响较大,因为中国橡胶产品比较依赖出口。例如,轮胎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超过40%。此外,11月美国大选也将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鉴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预测具体产量非常困难,因此简单预测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如下:一是我国橡胶工业总产值可能会下降,但下降趋势将明显好于美国、欧盟和印度等主要橡胶产品生产国。二是汽车工业对橡胶工业影响巨大,下半年中国橡胶工业复苏速度,将依赖全球和中国汽车工业复苏情况。三是近两月橡胶出口逐步复苏,欧洲市场已恢复到90%,其他市场也在逐步复苏,在境外市场持续复工复产的前提下,下半年有望看到出口比例持续回升。


此外,不同橡胶企业也将面临不同情况。比如,医疗用防护手套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上半年受汽车销量影响严重的汽车用橡胶制品也将由弱转强。需要特别注意,出口依赖型企业下半年仍将比较困难。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2020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3

热点新闻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